
課前大家放松運動做起來
元氣滿滿的參加今天的培訓





第一部分 成功管理的構成要素
管理的過程就是通過什么樣的技能、方法、技巧,有計劃的來進行行動,同時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結果或者什么樣的目的,整個過程我們稱為管理的過程。但是目標等于管理嗎?技能等于管理嗎....答案是否定的,目標、技能等只是管理的一部分,成功的管理需要具備目標、技能、方法、計劃、資料等要素,但是具備各項要素也不一定等同于成功的管理,我們還要看是否有有效的組織。
舉個例子小李有一萬元錢,發現近期股市不錯,打算投入股市,經研究股市的漲跌情況可以買入了。小李的目標就是投入一萬元,在一個禮拜要有20%的漲幅;計劃就是什么股價的時候買,什么股價的時候拋;技巧方法就是買了兩本炒股的書也學習完了,小李感覺已具備了成功的要素了,躍躍欲試買了兩只股票。在買后兩天中美貿易戰開始了,所買股票大跌,發現目標實現不了了。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成功的管理還包含了外在不可控的因素如運氣、機遇、天賦等。
天賦、運氣、機遇是不可控的,可遇而不可求。所以想告訴大家我們要在有結果的地方努力,能努力的地方進行努力,要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在管理過程中,我們要把影響管理結果可以去努力的方向的主要要素來進行努力讓它對結果產生良好的影響。

第二部分 先行動再提升
1、立足于現狀,面對事實。事實就是組織中每個個體的差異,例如一群人來一次500米的跑步比賽,結果肯定是每一個人的成績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可能跑一半就氣喘吁吁,這就是組織中的個體差異。面對事實,立足于現狀,認清自己。作為管理者就是要對不同個體采取針對性的提升方法。
2、先做起來,保證大方向正確。馬克·扎克伯格說:“沒有人一開始就能想清楚,只有做起來,目標才會越來越清楚”面對一件事情,我們做才會有結果,管理就是在執行中修正。
3、專注目標、注重結果邊做邊改善。首先給團隊設計一個年度目標,那么本年度就要圍繞的這個目標去干,遇到困難或資源不足向公司申請,其中具體的細節可以邊干邊完善,結果肯定會比以前更好,今天比昨天進步,明天比今天進步,最終達成目標。
4、團結大多數,用行動感染更多人和你一起為目標努力。作為管理者千萬不要成為用嘴巴解決問題的人,如果一個問題在會議室坐下來討論需要30分鐘才能解決的問題,去現場可能5分鐘就解決了,我們就應該去現場看產品5分鐘解決問題,因為行動比語言更為重要。

第三部分 1、做 2、做到 3、做到位
三者之間的區別很大,一件事做了,做到了什么程度,如果做到了六七分,對于一個產品而言是相當于沒有做,因為還是半成品。
舉個例子:領導讓小李帶幾個人把車上的十箱貨卸下來拉到倉庫,小李按照吩咐把十箱貨拉到了倉庫就走了,他沒有按照不同的規格型號分類擺放在庫位上。
那么小李做了嗎?做了。
做到了嗎?也做到了。
做到位了嗎?沒有。這樣倉庫的主管肯定得留下拉貨的同事留下來返工或者是安排倉庫的同事幫忙進行返工,這樣還會造成拉貨的同事和倉庫的同事發生矛盾,或者是倉庫同事會產生不滿情緒。
所以三者區別非常大。

第四部分 做有擔當的領導
1、當員工不會做或不知道怎么做時,我們的管理者需要說這個我來做,示范做一次給員工看;
2、這是我的錯,當團隊或班組出現錯誤或失誤時,管理者要敢說這是我的錯,不要把責任直接推卸給員工。
3、我還要提升,每個人的知識和技能隨著公司的發展,我們需要在能力上進行提升和學習。
4、我一定會做好,作為管理者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會做好。

本期課程推薦讀物
《刻意練習》
新銳課堂

掃二維碼|關注我們
第一期
<<管理是什么,如何理解管理>>